繁體簡體

2021年10月

華夏經緯網 > 台灣大事記      2022-01-07 14:56:42

1日 臺“總統府”公佈“2020-2021年‘總統’科學獎”得獎名單,獲獎人為“中央研究院”數理科學組院士陳長謙。

花蓮縣漫波假期飯店在進行拆除重建工程時,七層樓高的建築物突然倒塌。

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海旅會)在台北辦事處舉行的“美麗中華——相約東奧”主題展在台北舉行,面向台灣民眾推介大陸特色旅遊和最新資訊,吸引了眾多觀展者。

2日 台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應哈佛大學台灣學生會邀請,以錄影的方式發表題為“從民主防疫經驗談台灣未來發展”的專題演説。

3日 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表示,10月5日起,放寬戶外戴口罩規定,在山林、海濱等空曠地帶,如能維持社交距離,就可不用戴口罩。

5日 國民黨舉行黨主席交接典禮,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吳伯雄、吳敦義、洪秀柱等出席。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發佈黨務人事,任命前台東縣長黃健庭為國民黨秘書長,前新北市民政局長江俊霆接任專任副秘書長兼國民黨主席辦公室主任。

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即日起放寬部分場所防疫規定,餐飲業室內用品無須擺設隔板,不必設限1.5米間距。

6日 臺“主計總處”公佈數據顯示,台灣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1)年增長率達2.63%,創2013年2月以來新高,是今年第四度突破2%的通貨膨脹警戒線。

7日 蔡英文向法國參議院“友臺”小組主席李察( Alain Richard)頒授“特種大綬卿雲勳章”,“表彰及李察不斷在‘臺法’交流上創下新的里程碑”;並稱“台灣會持續善盡國際成員的責任,確保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

“華燦點亮鄉村”—兩岸新銳設計競賽在北京舉行。

8日 臺“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拍板決定,明年基本工資月薪從現行的2萬4000元新台幣(下同)調漲到2萬5250元,時薪則從160元調升至168元,並將呈送“行政院”核定。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在京會見出席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系列活動的台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等各界代表30余人一行。

9日 紀念辛亥革命110週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受到台灣島內各界高度關注。

10日 蔡以“共識化分歧,團結守台灣”為題發表“雙十演説”,強調“維持現狀就是我們的主張,我們也會全力阻止現狀被片面改變”。

台灣地區“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發起的“辛亥行動”黨員招募工作正式啟動,期盼通過三階段的黨員招募,達到“10萬孫粉10萬軍”的目標。

第二屆海峽兩岸影像文化周在浙江美術館舉行。

11日 蔡英文應捷克“西元兩千論壇基金會(Forum 2000 Foundation)”邀請,于“第25屆西元兩千論壇( Forum 2000)”視頻會議致辭時表示,“在後疫情時代,台灣已經準備好,將持續和理念相近國家一起捍衛自由民主的世界秩序,也期盼歐盟與台灣洽簽雙邊投資協定(BIA),強化共同的利益並凝聚共用價值”。

在海峽兩岸新舊動能轉換産業合作區建設推進會暨授牌儀式上,全國唯一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區正式落戶濟南,並集中簽約12個項目,總投資額14.5億美元。

由國務院台辦指導,中華中山文化交流協會、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主辦的第十一屆“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在山西太原舉行。

13日 台灣地區“太空中心”發佈“‘玉山衛星正式退役”新聞稿,表示“玉山”衛星發射後,地面科研人員接收過衛星信號,並通過有限的資訊得知衛星通信發射器功率偏低,太陽能板充電量不高。

14日 淩晨3點,高雄鹽埕區“城中城大樓”發生火災,造成46人死亡、41人受傷的慘劇,釀成高雄市26年來死傷人數最慘重的火災事故。

15日 “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收到民進黨中評會開會通知,通知他被民進黨開除黨籍,引發島內輿論熱議。

全國對臺工作系統表彰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並講話。

台灣東洋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爭取代理德國BNT疫苗案涉嫌內線交易,“調查局”約談東洋總經理施俊良等26人,並移送士林地檢署連夜偵訊。

17日 民進黨“新潮流係”“立委”黃國書因涉及在學生時代擔任台當局“情治”單位線民,遭“新潮流係”除名被媒體曝光。

18日 《聯合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結果公佈,島內民眾對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滿意比率降至40%,不滿意比率增加到48%。與去年同期調查相比,滿意度下降8%,不滿意度增加8%。

中國國民黨發佈桃園市等15個縣市黨部主任委員人事案。

19日 《天下》雜誌公佈“2021年縣市長施政”民調,屏東縣長潘孟安以83.2分拿下第1名,第2至第5名依次為嘉義市長黃敏惠80.8分、嘉義縣長翁章梁80分、花蓮縣長徐榛蔚79.9分、新北市長侯友宜79.7分。

臺“財政部”公告明年起民眾的基本生活費標準為19.2萬元新台幣,預估受益戶數約229萬戶。

20日 為期三天、以“深化合作、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五屆湘臺經貿文化交流合作會暨首屆海峽兩岸産業合作岳麓山論壇(簡稱“一會一論壇”)在湖南省的長沙市、湘潭市、岳陽市及郴州市舉行。

21日 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佈,第13輪預約平臺提供部分民眾混打BNT疫苗、莫德納疫苗,最快11月上旬開放AZ疫苗混打mRNA疫苗。

美國總統拜登在電視節目中回答“若大陸攻擊台灣,美國是否會協防台灣”問題時稱“是,我們有承諾這麼做”,這是拜登自今年8月份以來第二次做出類似表態。

22日 蔡英文前往高雄市出席“城中城大樓火災罹難者聯合公祭”,臺“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及高雄市長陳其邁等陪同出席。

臺積電公開表示,將於11月8日前將“庫存、客戶訂單”等商業機密數據提交美國政府。

23日 “台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罷免案投票結果出爐,同意罷免票7萬7899票,超過總選舉人數25%的罷免通過門檻,並高於不同意罷免的7萬3433票,陳遭罷免成功。

蔡英文出席“開陽能源公司麥寮天機太陽能電廠落成啟用典禮”時強調,期盼當局與地方繼續共同努力,讓台灣的綠色電能可以大步前進,也讓台灣符合國際上的要求,“與國際能夠在同一個軌道上往前走”。

25日 國民黨與島內勞工團體啟動“台灣勞工遊行”(俗稱“秋鬥”)預熱活動,通過遊行、行動劇等形式,宣揚“珍愛藻礁”、“重啟核四”、“反萊豬”及“公投綁大選”等“四大公投”,諷刺民進黨當局開放“萊豬”以及“英皇登基,進入民選獨裁”等。

26日 “台灣民意基金會”公佈民調顯示,國民黨力推的“珍愛藻礁”、“重啟核四”、“反萊豬”及“公投綁大選”等“四大公投”,贊成比例全部高於反對比例。

27日 蔡英文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就區域及台海形勢、“臺美”關係、兩岸關係、台灣國際參與、錯假資訊攻擊等問題回應媒體提問,並承認和美國的合作很廣泛,包括美國派遣“美軍人員協助訓練台灣軍隊”。

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宣判“三中(“中影”中視”、“中廣”)交易案”,馬英九及同案兩名被告台灣“中投”公司董事長張哲琛、前總經理汪海清因“證據不足”被判無罪,全案仍可上訴。

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新政策綱領草案”,預計將於30日國民黨“全代會”正式通過。

為應對“城中城大樓”火災奪走46條人命一事負責,高雄市政府宣佈消防局長李清秀工務局長蘇志勳請辭獲准。

臺“行政院長”蘇貞昌宣佈,明年元旦起“軍公教”調薪4%,所需經費共314億元新台幣。

29日 蔡英文以錄影的方式為“2021台灣資本市場論壇”致詞,強調為了疫後經濟的復蘇,必須掌握目前資本市場的三大發展方向,包括持續鼓勵ESG投資,達成金融、企業和永續發展的三贏;因應發展調整法規,打造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落實普惠金融,強化民眾金融素養,促進“國民經濟”發展。

30日 國民黨第21屆“全代會”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會議通過國民黨《新政策綱領》。

台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出席“2050凈零轉型:邁向綠色社會論壇開幕式”時指出,凈零轉型也是公平轉型,須兼顧“經濟發展”、“社會平等”及“環境保護”三方面的落實。

31日 蔡英文前往台中出席“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百年展”暨“民主時刻館”啟用典禮時表示,“為台灣持續開創重要的民主時刻,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民,都能享有豐碩的民主成果”。

 

【摘自《台灣週刊》2021年第44期】


責任編輯:左秋子
台灣資料庫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