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2022年2月

華夏經緯網 > 台灣大事記      2022-10-20 09:25:26

2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抵京,將應邀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洪表示,期待奧運聖火的光輝也能照耀海峽,讓兩岸逐漸消弭現在的分歧與冷漠,並希望兩岸的選手都能把握髮光發熱的機會,共為民族爭光。

4日 北京冬奧會晚8時在北京鳥巢體育場揭開序幕,中國台灣代表團黃鬱婷、何秉睿與中國台灣奧會秘書高馥淇代表入場。

7日 美國務院宣佈批准對台灣出售價值1億美元的“愛國者導彈工程服務”(IESP)及“戰場監視”(FSP)項目計劃。這是拜登上臺後第二次對臺軍售,為期5年。

8日 臺“行政院”舉行“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宣佈開放日本福島5縣核災區食品進口,引發島內質疑。國民黨召開記者會抗議,稱蔡當局在缺乏客觀可靠的評估依據下,貿然開放日本核食進口是“突襲人民、踐踏民意”。

“索馬利亞蘭外長”瑞格薩率團訪台,與蔡英文及吳釗燮等人見面並參訪台灣企業。

9日 國民黨中常會通過“縣市長選舉候選人提名辦法”,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擔任“提名委員會”召集人,確定“現任優先提名”、“以協調代替初選”等原則。

10日 澳大利亞國會外交、國防和貿易聯合常設委員會提交關於擴大“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成員的報告。報告建議澳大利亞政府與其他CPTPP成員國(或地區)合作,推動英國、中國台灣地區和南韓入會;建議考慮啟動“澳臺雙方自貿協議”(FTA)談判。

11日 美國白宮公佈“印太戰略報告”。這是拜登上臺後發佈的第一份區域戰略報告,宣稱美國將與區域內外夥伴“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支援台灣自衛”;通過發展新能力、作戰概念、軍事活動和防務工業倡議等手段,針對“包括台灣海峽在內的軍事侵略”進行威嚇。

民進黨召開“選對會”成立“徵詢協調小組”討論年底“九合一”選舉對策。

15日 蔡英文會見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創始人佛訥。蔡英文“希望傳統基金會繼續深化臺美關係”,支援美臺開展“自由貿易協議”及“數字經濟協議”談判。

16日 國民黨成立“選舉提名委員會”。朱立倫擔任召集人,成員包括新北市長侯友宜、台中市長盧秀燕、前高雄市長南韓瑜、嘉義市長黃敏惠、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連勝文、秘書長黃健庭,負責指導及最後核定提名單位。傅崐萁出任國民黨“選戰策略執行長”,負責實際操盤選舉。

歐洲議會針對“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CFSP)”及“共同安全與防衛政策(CSDP)”兩份年度報告決議案進行表決。報告呼籲“與台灣建立夥伴關係”,稱“強烈支援台灣以觀察員身份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會議、機制與活動”;提倡深化歐臺合作,包括歐臺投資協議(BIA),呼籲儘快展開BIA影響評估、公眾諮詢與範疇界定工作。

17日 臺行政部門通過“國安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國安法”有意引進美國“經濟間諜法”概念,增加涉及“核心關鍵技術的經濟間諜罪”等六項內容,增訂“重罰”條款,“涉經濟間諜罪”最重判12年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億新台幣以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修正草案”增加了前往大陸的限制,對從事“涉及核心關鍵技術業務人員”建立”赴大陸審查機制“,對大陸投資處罰對象提高刑責,規定“從事涉及核心關鍵技術的個人或團體、法人、機構成員,結束委託、補助或離職未滿三年,前往大陸須先通報並經審查許可,違者最高可罰1000萬元新台幣”。

臺“主計總處”發佈“2021年全年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就業人口薪資極不平衡,總體呈現“K型”發展,薪資增幅追不上物價漲幅。台灣817萬受僱員工去年全年經常性薪資名義上漲1.93%,但受物價上漲影響,實質薪資年減0.04%。

19日 臺“行政院長”蘇貞昌打壓冬奧運動員黃鬱婷,稱其參加北京冬奧會期間“行為極其不當”,要求展開調查並“進行適當處分”。臺“教育部”稱“體育署”將在兩周內召集“中華奧委會及滑冰協會”討論對黃鬱婷做出懲處,並建立參賽選手相關規範。

21日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視頻會見新黨主席吳成典一行。

中國外交部強烈譴責美國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售武器。根據《反外國制裁法》的有關規定,中國政府決定對長期參與美國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售武器的美國軍工企業雷神技術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侵權行為實施反制。

22日 歐盟輪值主席國法國舉辦第一屆“歐盟印太合作論壇”。法國外交部公佈最新“印太地區戰略報告”,重申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視,強調台灣是法國全球供應鏈“關鍵夥伴”,聲稱“歐盟將與台灣持續發展緊密的經貿投資關係”,“促成法國、台灣、東盟與太平洋島國三方共同合作”。

臺宜蘭縣檢察署以偵辦縣涉貪污案為由傳喚宜蘭縣長林姿妙,並向地方法院申請“羈押禁見”。國民黨質疑民進黨利用司法作為選舉工具,製造政治假像,破壞國民黨縣市首長形象,影響年底選情。

23日 蔡當局召開“烏克蘭情勢因應小組”會議。蔡英文提出“譴責俄羅斯”、“持續強化對台海軍事動態因應整備”、“全面提升應對認知作戰”以及“持續因應各項經濟變數”等內容的“四項指示”。

25日 紀念台灣人民“二·二八”起義75週年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出席並講話。“二·二八”起義掀起反對國民黨當局專制統治、要求民主自治的反抗運動,充分展現出台灣同胞薪火相傳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

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舉辦“前瞻臺印關係報告書”發佈會,探討臺印在印太地區角色及後疫情時代合作議題。印度智庫報告提出,“呼籲臺印簽署合作備忘錄”,舉辦智庫年度“1.5軌”會談,建議“臺印安全合作從網路安全、對抗假資訊、人道援助及災難防救(HADR)等領域著手”。

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接受“立法院”質詢時,表示“會與西方國家保持同步,對俄羅斯予以制裁”

26日 美國海軍“約翰遜”號導彈驅逐艦在俄烏局勢焦灼之際過航台灣海峽,高調凸顯跨越所謂“海峽中線”,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兵力對美艦過航行動全程跟監警戒。

28日 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紀念大會上發表視頻講話。王毅強調,台灣問題是《上海公報》的核心,一中原則是中美關係的基石,要堅持一中原則,夯實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王強)

 

〔摘自《台灣週刊》2022年第9期〕


責任編輯:左秋子
台灣資料庫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