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 美國總統拜登派遣數名前國安官員竄訪台灣。期間與蔡英文、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等會面。竄訪團由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爾·馬倫(Michael Glenn Mullen)率領,成員包括前國防部政策次長米歇爾·弗盧努瓦(Mich è le A.Flournoy)、前白宮副國安顧問梅根·奧沙利文(Meghan L. O'Sullivan)、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邁克爾·格林(Michael Green)及前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麥艾文(Evan S.Medeiros)。據悉,這是繼去年4月,拜登派美國前聯邦參議員多德率團竄訪台灣地區後不到一年,再次派人竄訪。
2日 國台辦發言人針對民進黨當局攻擊聯大第2758號決議一事應詢時表示,中國的統一事業是正義事業,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擁護和支援。民進黨當局無視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不斷歪曲攻擊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目的就是千方百計否定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欺騙島內民眾和國際社會,為其“台獨”主張找藉口。
2-5日 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夫婦竄訪台灣,並於3日與蔡英文會面,期間還接受台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宴請,會見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以及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蓬佩奧重要幕僚余茂春隨行。
3日 上午9點,台灣地區發生大規模無預警停電事故,因高雄興達電廠人員操作失誤,造成全臺約549萬戶停電。停電造成停水災情,全臺134萬戶一度停水,範圍包含高雄市全區、基隆、桃園、新竹、苗栗、台南、屏東等。自2016年以來,台灣已發生5次嚴重的全臺停電事故。
5日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堅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兩岸同胞要和衷共濟,共創民族復興的光榮偉業。
國民黨舉行中常委選舉,40位候選人角逐29個席次。最終當選名單為傅崐萁、遊顥、陳宗興、吳怡玎、劉大貝、沈慶光、王伯倫、鄭任宗、昌學樟、遊家富、謝衣鳳、蔣根煌、陳汪全、侯佳齡、曾文培、楊博仁、范成連、沈智慧、周孟薯、邱素蘭、洪孟楷、鄧志平、侯彩風,林文瑞、張育美、鄭正鈐,蕭景田、吳尚鷹,林琮翰。其中,傅妮萁、吳怕可、王伯倫、洪孟楷、吳尚鷹、林宗翰等人為首次當選。而黃紹庭、高思博,江碩平,應曉微等人競選連任失敗,具備民意代表身份的台北市議員徐弘庭,“立委”林奕華、費鴻泰,李貴敏未能擠入前29名的中常委名單。
首波“14天新制教育召集人員”在桃園蘆竹的山腳小學入營。據臺媒報道,“14天教育召集訓練”不休假,“白天操練8小時、晚間操練2小時”,具體日程安排共分五個階段。第一階段課程內容為“法治教育”、“警衛勤務”;第2階段為專業專長復訓、編制武器機械訓練暨鑒測、戰傷急救;第3階段為編制武器射擊預習、編制武器射擊、連以下戰鬥教練;第4階段為“營戰備任務訓練”;第5階段為“綜合座談”、“裝備保養”、“裝備收繳”、“部隊解召”。
6日 台中市中區興中街一間民宅公寓發生嚴重火災,截至7日淩晨0時,已知有6死6傷,並有29名住戶無家可歸。這場火災是台中自1998年4月5日清明節水湳市場民宅失火12死後,24年來死傷人數最嚴重的民宅(非營業場所)火災。
“行政院長”蘇貞昌、“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台當局採購的500萬劑高端疫苗,目前僅施打205萬餘劑,送給索馬利亞蘭15萬劑,還剩下279余萬劑,剩餘疫苗將在3月20日開始陸續到期,最終會在7月全數過期,若來不及打完就會全部銷毀。
7日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其中,王毅三次提及台灣問題,再次申明中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和態度。王毅強調,台灣問題與烏克蘭問題有著本質區別,沒有任何可比性。最根本的不同在於,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問題完全是中國的內政,烏克蘭問題則是俄烏兩個國家之間的爭端。有些人在烏克蘭問題上強調主權原則,但在台灣問題上卻不斷損害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這是赤棵棵的雙重標準。
臺“立法院”8個“常設委員會”改選新會期“召集委員”,各“委員會”置“召委”2人。最終,民進黨“立院黨團”、國民黨“立院黨團”各獲得8席“召委”。
臺“疫情指揮中心”宣佈,即日起入境居家檢疫天數縮短為10天,並放寬外籍商務人士赴台灣從事商務考察、投資、履約及應聘等商務活動。
臺“經濟部長”王美花向“行政院”提呈“303停電事故檢討報告”。“行政院長”蘇貞昌准予臺電董事長楊偉甫、總經理鐘炳利請辭,指派“經濟部政次”曾文生代理董事長職務,總經理由副總經理王耀庭接任,但慰留王美花,並責成其六個月內督導臺電提出強化電網韌性建設的完整計劃。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林家興表示,“檢討報告”出爐,臺電基層再度揹黑鍋,讓人不禁感嘆,蔡當局的官真好當,“有關係就沒關係”,即便斷電造成民間損失超過百億新台幣,“大部長”都不需負政治責任。
俄羅斯政府批准一份對俄羅斯、俄羅斯公司和公民採取“不友好行動”的國家和地區名單,名單中包括美國、烏克蘭、歐盟成員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南韓、新加坡和中國台灣地區等。
10日 臺“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稱,“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民眾不得擔任大陸黨政軍機關機構職務,必須符合黨政軍及擔任職務兩項構成要件,才算違法”,“在大陸法院擔任調解員的台灣民眾‘不違法”。目前,大陸已聘請84名台灣同胞擔任調解員。
11日 美國總統拜登正式簽署國會通過的《2022會計年度聯邦政府撥款法》,其中涉台條款宣稱,“禁止美國政府將經費用於製作、採購或展示任何不正確標示台灣領土的地圖”。依據該法案,未來美國行政部門出版品的地圖,需“正確”標示台灣地區,台灣在美國官方地圖上的顏色將與大陸不同。
“時代力量”公佈2022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第二批參選名單,共有6縣市7名參選人。目前,“時代力量”已在全臺累計安排31名參選人參加年底“九合一”選舉。
1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在義大利羅馬舉行會晤。楊潔篪在談及台灣問題時強調,台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美方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都明確承認只有一個中國,一中原則是中美建立外交關係的前提,也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本屆美國政府在台灣問題上作出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援“台獨”的承諾,但行動與表態明顯不符。中方對近期美在涉台問題上一系列錯誤言行表示嚴重關切和堅決反對。任何縱容支援“台獨”分裂勢力,企圖打“台灣牌”搞“以臺制華”的圖謀都不可能得逞。中方要求美方認清台灣問題的高度敏感性,格守一個中國原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和美方所作承諾,不要在十分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針對拜登簽署“地圖法案”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批評稱,美方此法案製造“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而美方打“台灣牌”如同“抱薪玩火,不僅會把台灣推向危險境地,也將給美方帶來難以承受的後果”。
臺“志航基地”一架單座“幻影2000”戰機在台東海域失事,飛行員彈射跳傘後獲救。臺空軍宣佈,即日起“幻影”型戰機全部停止飛行。
14、15日 多架解放軍軍機進入臺“西南空域”。14日,13架解放軍軍機進人臺所謂“防空識別區”(ADIZ)。15日,3架解放軍軍機進入台灣西南部“防空識別區”,其中包括2架“殲-10”,1架“卡-28”反潛直升機。
15日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與“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就兩岸關係發佈最新民調,46.9%民眾認為“美國不是真心支援台灣”,只有36.7%民眾認為“美國真心支援台灣”,且只有26.1%民眾認為“美國會派兵援臺”,61.5%民眾認為“美國可能會提供武器裝備”,56.2%民眾認為“台灣沒能力單獨抵擋大陸軍事行動”。調查還顯示,77.3%民眾仍認為兩岸應維持“和平往來”,只有16.1%民眾認為應“抗中保臺”。此外,61.6%民眾不認同“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説法,僅26.1%民眾對該説法表示了認同。
金門縣政府在水頭碼頭進行兩岸“小三通”復航演練。金門縣長楊鎮浯強調,金門已做好充足準備,呼籲台當局儘快推動逐步復航事宜,解決金門鄉親民生和經濟需求,“讓兩岸關係春暖花開的那一天早日來到”。
國民黨中常委選制改革方案出爐,國民黨發放聯署書徵求所有中常委同意。聯署書稱,自第21屆第2任中常委選舉實施新方案,選任中常委名額降為15席,由黨代表採“單記投票”自全臺各選區選出,黨主席得指定黨員10人擔任中常委,“公職人員身份的中常委應過總額半數”。
16日 國台辦斥責美臺簽署新軍購。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堅決反對美國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售武器,反對美同臺進行軍事聯繫等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民進黨當局一再拿台灣納稅人的血汗錢購買美國軍火,企圖“以武謀獨”,不會得逞,只會損害台海和平穩定,損害台灣民眾利益。臺最新採購美新型“野戰資訊通信系統”,包括154個通訊節點、24個通訊繼電器、8套網管系統與其相關設備、系統技術支授、人員培訓與後助支報等,總金額為69億9378萬元(新台幣,下同)。
11-16日 台灣地區接連停電嚴重影響民生。11日,桃園機場第二航廈發生大規模停電,旅客出行受阻。15日,高雄市部分社區因高壓線路故障,造成共2000戶停電。16日,基隆市安樂區、中山區發生嚴重停電事故。
16日 臺“監察院”出版最新一期“廉政專刊”,顯示“立法院長”遊錫望在2018年間,對不同擬參選人捐贈政治獻金總額超過30萬元(新台幣),被罰款66萬元(新台幣)。
17日 臺“財政部”統計處公佈統計資料指出,今年1至2月,台灣的鳳梨、番荔枝及蓮霧三種水果的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驟減40.6%、85.9%及92%,加上多種水果尚未至盛産期,導致出口表現均不盡理想。
18日 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約同美國總統拜登視頻通話。習近平指出,美國一些人向“台獨”勢力發出錯誤信號,這是十分危險的,台灣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將會對兩國關係造成顛覆性影響,希望美方予以足夠重視。拜登重申不支援“台獨”,表示美方願同中方坦誠對話,加強合作,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有效管控好競爭和分歧,推動美中關係穩定發展。
21日 根據臺“經濟部投審會”統計,2022年1-2月,核準對大陸投資件數為74件,較上年同期增加17.46%;核準投(增)資金額為4.684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0.59%;核準陸資赴臺投資件數為9件,較上年同期增加80%;投(增)資金額為582.7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6%。
《聯合報》民調顯示,新北市長侯友宜以90.9%施政滿意度在“六都”市長滿意度中居冠,其他依序是桃園市長鄭文燦83.2%、台南市長黃偉哲81.9%、高雄市長陳其邁78.3%、台中市長盧秀燕74.6%、台北市長柯文哲61.4%。施政不滿意度方面,柯文哲以34.5%最高,其他依序是盧秀燕20.8%、陳其邁16%、鄭文燦14.1%、黃偉哲12.7%、侯友宜5.7%。
22日 “日華議員懇談會總會”在日本東京舉辦年度大會,蔡英文受邀以視頻方式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進行對談,談及台灣加入CPTPP、烏克蘭情勢等議題。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日本一些人在涉台問題上發表錯誤言論,性質十分惡劣。
“台灣民意基金會”公佈民調顯示,55.9%的民眾“不相信美軍會參戰‘協防’台灣”,僅34.5%相信。去年10月調查結果為28.5%不相信,65%相信。
23日 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在中常會宣佈,選策會討論出台南市長建議人選,經過多次協調,人選確定提名台南市議員謝龍介。
25日 臺“立法院會”進行“公民權”下修至18歲“修憲”案表決,109位“立委”出席表決,並獲得109票全數同意。該案待公告半年後,“交由全台民眾投票復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初估需超過900萬票)即通過”。
27日 鄭成功收復台灣360週年座談會在台北舉行,台灣多個團體、近代史專家學者共同研討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時代和歷史意義。
臺“中央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公佈3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72.24點,與上個月比較下降0.95點,為9個月最低。
28日 美國參議院通過“2022年美國競爭法”(America COMPETES Act of2022),法案囊括多項涉台條文,包括促進美臺軍事、文化與外交等往來、支援定期軍售、允許台灣人員在美“秀國旗”、成立“美臺文化交流基金會”等。
24-31日 台灣地區新冠疫情多點爆發,感染新冠病毒人數重回兩位數,並持續升高。31日,新增確診病例達到239例。分別為87例本土及152例境外移人。
【摘自《台灣週刊》2022年第16期】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7 By www.viewcn.com &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