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兩大文博機構首度聯袂推出的重磅特展,從故宮和國博的豐厚館藏中精選400余件文物精品進行展示,闡述中華文明的“和”文化、“合”理。展覽分為“天地同和”“萬邦協和”“宜民安和”“樂在人和”四個單元,以“和”統領,從宇宙、天下、社會、道德4個層面,闡述中國“和合”文化的歷史淵源和豐富內涵。
展覽現場。(攝影:虞鷹)
本期策劃聚焦“宜民安和”單元。和而不同,是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和平、和諧發展的必要前提,體現出對社會文化多樣性、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尊重,具有包容文化差異、整合民生訴求等現實意義。新的時代條件下,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不斷豐富和發展,立足增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創新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豐厚滋養。
展覽現場。(攝影:虞鷹)
《尚書》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以民為本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要義。《管子》有“政之所興,在順民心”;《禮記》亦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國家“無曠土,無遊民,食節事時,民鹹安其居,樂事勸功”。《古今治平略》載:“致理之要,惟在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經典中闡述的以民生為本、百姓各得其所、安居樂業的治國理想,是中華文明延綿發展的重要基礎。
紫檀邊座漆地嵌象牙漁人圖插屏
紫檀邊座漆地嵌象牙漁人圖插屏(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攝影:虞鷹)
來自故宮博物院藏的清乾隆紫檀邊座漆地嵌象牙漁人圖插屏,一面題“柳浦歸漁”,詩云:“歸漁艇係綠波涵,牙寫猶贏刻楮諳。角韘木盂相對處,增華踵事衹增慚。”另一面題“澄潭集網”,詩云:“集網澄潭圖杜詩,四民謀食各聽其。鸕鶿獨惜遭驅遣,勞捕湖鱗自忍饑。”
《乾隆南巡圖》
徐揚繪《乾隆南巡圖》第六卷《駐蹕姑蘇》(清乾隆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攝影:虞鷹)
來自國博的《乾隆南巡圖》是清代畫家徐揚以“禦制詩意為圖”,描繪1751年乾隆帝第一次南巡江浙的巨幅歷史畫卷。全圖共計12卷,將詩、書、畫三者結合,以寫實手法描繪了乾隆初下江南,省方問俗、察吏安民、視察河工、檢閱師旅、祭祀禹陵和遊覽湖山名勝的情景,真實反映了錦繡河山和社會風貌。
此次展覽展出了《乾隆南巡圖》第六卷,此卷以禦制《駐蹕姑蘇》詩為題,重點展現蘇州閶門到胥門一帶的繁華景象,卷中屋宇縱布,河流縱橫,商鋪林立,以大運河為整幅畫作主軸,表現了江南地區物阜民豐的盛世繁華氣象。
白玉乾隆帝禦題詩桃源圖山子
白玉乾隆帝禦題詩桃源圖山子(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攝影:虞鷹)
來自故宮博物院藏的白玉乾隆帝禦題詩桃源圖山子,玉山一側鐫隸書《題和闐玉桃源圖》七絕一首。“桃花夾岸小舟維,洞口遲疑未入時。此際欲詢陶處士,一篇記語作何為。”
據悉,乾隆帝一生題寫了多篇桃花源詩,圓明園內也有根據對桃花源想像而設計的《武陵春色》,借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經歷,抒發自己對民生安樂、社會大同的嚮往之情。
青花“國泰民安”雲鶴紋葫蘆瓶
青花“國泰民安”雲鶴紋葫蘆瓶(明嘉靖 故宮博物院藏)。(攝影:虞鷹)
這件來自故宮博物院藏的明嘉靖青花“國泰民安”雲鶴紋葫蘆瓶十分精美,葫蘆瓶上部青花開光內書“風調雨順”,下部青花開光內書“國泰民安”,寓意天下太平、物阜民安。
宜民、親民印章和吉慶金幣
印章和金幣。(攝影:虞鷹)
展覽中展出了故宮博物院藏的秦代銅鼻鈕“宜民和眾”印、清雍正壽山石異獸鈕“親賢愛民”印、清嘉慶昌化石“政在養民”印和清道光翡翠獅鈕“保民無疆”印。
展覽還展出了故宮博物院藏的清代“年年如意”“國泰民安”金幣、清代“吉慶有餘”“國富民強”金幣。此類錢幣屬吉語錢,並不具有貨幣功能,而是用於宮廷節慶賞賜。錢幣上面鑒刻的吉祥用語,表達了對家國泰平、民生安樂、吉祥順遂的祈盼。
展覽現場。(攝影:虞鷹)
在“和而不同”中謀求“天下大同”,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崇高的社會理想。不管是《論語》的“君子和而不同”,還是《禮記》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均主張在差異中尋求和諧,實現共同發展。這一思想反映在民族觀上,則為明成祖提出的“一視同仁,無間彼此”,繼而有清高宗闡明的“罔有內外,一體撫綏,無使失所”,均強化了置於民族文化認同之上的整體家國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對於各族人民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具有重要意義。
舟紋銅鼓
舟紋銅鼓(漢代 故宮博物院藏)。(攝影:虞鷹)
來自故宮博物院藏的漢代舟紋銅鼓造型頗為精美。銅鼓為樂器,用於戰爭、樂舞及宴饗,同時還象徵權力和財富,流行于廣西、貴州、雲南等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虎鈕錞于
虎鈕錞于(春秋 故宮博物院藏)。(攝影:虞鷹)
這件故宮博物院藏的春秋時期虎鈕錞于,虎鈕造型也十分精緻。錞於是一種用於戰爭或祭祀的打擊樂器,始見於春秋時期,盛行于戰國至漢代,在使用時會將其與銅鼓共同懸挂于一橫樑上,擊打錞于肩部或隧部。虎鈕錞于流行于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區,是古代巴族青銅禮樂器的典型代表之一。
金托鑲金裏嘎巴拉碗
金托鑲金裏嘎巴拉碗(清乾隆 故宮博物院藏)。(攝影:虞鷹)
來自故宮博物院藏的這件金托鑲金裏嘎巴拉碗,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六世班禪在寧壽宮講法時獻給乾隆皇帝七十壽辰的禮物。嘎巴拉碗是藏傳佛教最具代表性的供養類法器之一,是乾隆皇帝維繫民族關係的物證。
彩繪陶伎樂女立俑
圖上四個女俑為隋代彩繪陶伎樂女立俑;圖下為唐代黃釉陶彈琵琶女坐俑和唐代黃釉陶彈豎箜篌女坐俑。(攝影:虞鷹)
隋朝建立後,在宮廷內設立清商、西涼、龜茲、天竺、康國、安國、疏勒、高麗、禮畢九部樂。唐貞觀十六年(642年)廢“禮畢”,增加燕樂、高昌,創立十部樂。來自故宮博物院藏的隋代彩繪陶伎樂女立俑中,四個女俑分別為持鼓槌、彈琵琶、擊手鼓、吹排簫。中原樂器與西域樂器的同時出現,是民族文化交流和絲綢之路文明交融互鑒的生動體現。
展覽同時展出了故宮博物院藏的唐代黃釉陶彈豎箜篌女坐俑和唐代黃釉陶彈琵琶女坐俑。豎箜篌又名胡箜篌,源自西亞兩河流域,東漢時經西域傳至中原地區,有大小之分。大的豎抱於懷,兩手彈弦;小的左手執器,右手彈弦。在隋唐時期的九、十部樂中,豎箜篌用於西涼、龜茲、疏勒、高麗的音樂伴奏。琵琶是一種古老的彈撥樂器,唐代琵琶常見的四弦曲頸琵琶和五弦直頸琵琶,皆由西域民族傳入中原。
龍泉窯青釉刻划水波荷蓮紋盤
龍泉窯青釉刻划水波荷蓮紋盤(元代 故宮博物院藏)(攝影:虞鷹)
來自故宮博物院藏的元代龍泉窯青釉刻划水波荷蓮紋盤,此盤內印有一個八思巴字,為元人姓氏,漢語譯為“紀”或“季”“冀”“嵇”等。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必烈命藏傳佛教大師八思巴創制的拼音文字,有音無意,可以拼寫蒙、汗、藏、梵、回鶻等多種語言,是以一種使用通用字母拼寫多民族語言的一次創造性嘗試,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也反映了元朝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事實。
編輯策劃:虞鷹